close

寫了幾天,終於又寫了幾篇(丸子碎碎念中......)。



第三天的行程,早上先到「凱薩琳宮」,又稱「沙皇村」的景點。凱薩琳宮以華麗建築和富麗堂皇裝潢聞名,是典型的巴洛克式皇家行宮。



往凱薩琳宮(沙皇村)參觀,沿途的街頭演奏藝人。這些演奏藝人很妙,會視經過的旅遊團是來自哪個國家而演奏那個國家的歌曲。看到我們,就會跟其他成員說:「台灣、台灣!」,然後就....演奏「三民主義吾黨所宗~~」XD 超爆笑~~




到了入口處,因為還沒到開園時間,大家都在門外等。




凱薩琳宮是一個融合花園造景與宮殿建築的皇室度假勝地,整個風格設計都在俄羅斯兩位女皇統治的時代完成,非常不同於其他由男性沙皇所建設的景觀。佔地102公頃的沙皇村,最重要的參觀焦點,是藍白相間、巴洛克式設計的凱薩琳宮。沙皇村與凱薩琳宮是在1744年,由彼得大帝的女兒伊麗莎白女皇下令興建。取名「凱薩琳宮」,紀念伊麗莎白女皇的母親,也就是彼得大帝第二任妻子凱薩琳一世。




入殿前還需要穿鞋套呢!




主樓梯。迎賓的階梯位於宮殿正中央,天花板及四壁是以洛可可風格裝飾。在二次大戰期間,主樓梯遭受嚴重毀壞,直到1960年代才修復成今貌。




我們從主樓梯進去參觀




大廳,聽說也是跳舞廳。寬敞的大廳是伊麗莎白女皇時代的傑作。四壁的浮雕貼覆金箔,拼花地板採自珍希木種,展現皇家氣勢。




既然是跳舞廳,那就來跳舞吧....



騎士宴客廳(總之就是金碧輝煌)




白色宴客廳(金光閃閃)。 凱薩琳宮內有數間精緻的宴客廳,每間廳室都大量使用銀製餐具,天花板也都精緻壁畫,據載,當年的設計師甚至不惜以紅寶及綠寶裝飾,可想像當時衣香鬢影的場景。




凱薩琳女皇的服飾。俄國史上,唯一兩位皇帝被尊稱為「大帝」。一位是彼得大帝、另一位就是這位凱薩琳二世。凱薩琳女皇(1729-1796)在位34年。出生於德國,1744年被俄羅斯女皇伊莉莎白挑選為皇位繼承人彼得·烏爾里希(彼得三世)的未婚妻。1745年與彼得結婚並皈依東正教,改名凱薩琳。在初到俄國之時,她努力學習俄語。後來逐漸取得一些軍隊的支持。由於彼得三世另有新歡,葉卡捷琳娜的皇后地位面臨被廢的威脅,於是在1762年率領禁衛軍發動政變而即位。




凱薩琳女皇的畫像。凱薩琳二世和伏爾泰、狄德羅等法國思想家交往密切。1767年夏天召集新法典起草委員會會議,宣布女皇的訓令,主張開明專制、嚴厲的法治主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她雖然想改善農奴制度,但是因貴族的反對而沒有成功。此外她還修改地方行政制度、司法制度。貴族勢力得到加強,農民和農奴的生存狀況更加惡化。1773—1775年發生普加喬夫起義。 對外政策方面,三次瓜分波蘭,對土耳其作戰取得黑海沿岸地區,并吞並了克里米亞汗國。這個時期的俄羅斯成為名副其實的歐洲最強國家之一。1796年逝世於凱薩琳宮。




這張的焦點是禁止照相的警示牌,因為裡面就是鎮殿之堡「琥珀廳」。




丸子冒著可能會拖出去槍斃的風險偷偷拍下! 宮殿內最著名的[琥珀廳]有世界第八大奇景之稱。三百年前普魯士國王將精雕細琢的琥珀廳贈與彼得大帝。但二戰期間遭納粹破壞,現已於2003年聖彼得堡建城300週年,在歷時24年數十位藝術家及歷史學家專業修復完成。精選奶油黃到暗紅各色的琥珀精心雕刻崁鑲於牆板上,三十平方公尺的面積站在裡面看四面由各色琥珀組成的圖案閃閃發亮,讓人宛若置身超大珠寶盒內。




面對以6噸琥珀裝飾而成的「琥珀廳」,丸子忘情地再度按下快門。牆面可是都鑲以琥珀,真是奢華呀。




這個宴客廳有別於其他廳,是英國風格。




曾是極盡華麗之能事的凱薩琳宮,也難免於戰火,幾乎付之一炬。



但是俄國人努力地恢復它的風華絕代!




準備離開凱薩琳宮時,發現屋頂有幾顆洋蔥頭,大概是皇宮內的教堂。




丸子特別愛洋蔥頭教堂,再拍一張。



回到聖彼得堡市內,已經肚子餓了,我們在這間俄式餐廳吃飯,餐點不錯還有表演。



光是一天就跑了很多景點,這篇只是當天早上的行程,還得分幾篇來寫。真是浩大的工程呀!(丸子很愛碎碎念....XD)


下一篇是名字聽起來非常駭人的「浴血教堂」,以及沙皇陵寢,還有其他教堂,總之很多就是了。同一天真的逛了很多教堂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丸子的生活記錄 的頭像
    丸子的生活記錄

    丸子的部落格

    丸子的生活記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