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一晚,隔天很早被morning call,感覺時差還沒調整過來就要開始一天密集的觀光行程。
出發前一定要吃飽飽的。看看我們的早餐很豐盛。 相機的時間是台灣時間,丸子忘了調整成當地的時間。
搭著巴士來觀光,這是早晨的聖彼得堡。俄羅斯很大,連街景都感覺比其他歐洲城市還來的大。
首先參觀的是彼得夏宮花園,正在做解說的是我們的在地導遊。 這位才是我們聖彼得堡的導遊Yana.....在機場差點被個帥哥導遊領走,Yana不平衡地說:大家被帥哥迷住了!
我們從彼得夏宮的正門進去,不過要看的是它的後花園。
彼得夏宮花園有「俄羅斯凡爾賽宮」之稱。 不過,曾經到過法國凡爾賽宮的丸子的感想是,此處大概是真正凡爾賽宮的十分之一。但丸子覺得凡爾賽宮大到有點「不人道」,還是這裡比較小巧精緻。
入花園前看到一群小朋友也等著入園。
看到彼得夏宮花園最經典的景點。彼得夏宮,濱臨芬蘭灣佔地極廣、建築精緻細膩的沙皇夏宮是由十數座宮殿連結組成,戶外花園有超過150座噴泉和200多尊金色雕像,噴泉盡開時形成瀑布及各式造型令人目不暇給。
彼得夏宮以噴泉著名。 彼得夏宮,不但展現宮殿建築、花園造景等靜態藝術成就,更強調卓越的水利工程技術,建造之初規劃複雜的地下水管線路而造就數十座噴泉,成為此處最特別的景觀。
走下台階,此處就是最有名的「階梯瀑布」。
參觀完夏宮花園,我們搭水翼船回聖彼得堡市中心一處「唐人」餐廳。是中式餐,此時的我們已經飢腸轆轆了!
吃完午餐後,頂著大太陽,來到了冬宮廣場。冬宮是俄羅斯聖彼得堡的標誌性建築,始建於1721年(彼得堡也始建於這一年),建成之初到1917年羅曼諾夫王朝結束一直是皇帝們的皇宮。
這裡就是冬宮。冬宮具有雙重性,早在彼得大帝的女兒伊莉莎白女皇在位期間(1741—1761年)就已經具有皇家博物館的屬性,伊莉莎白女皇是最早修繕、也是最大規模修繕冬宮的皇帝之一。凱薩琳二世女皇在位期間(1762—1796年)極大的擴充了冬宮的館藏數量,並於1764年在冬宮內建立了小漢彌頓宮,這處宮殿當時收藏的是俄羅斯女凱薩琳二世女皇從柏林商人戈茨科夫斯基手中獲得的225幅繪畫作品,及來自歐洲和北亞地區的藝術珍品。1917年俄國皇帝尼古拉二世(1895—1917年在位)宣布退位,冬宮結束了它作為皇宮的歷史。
團拍。我們這團共18人,大多是老師,因為老師們也只能暑假出國。
彼得大帝廳。相片中有彼得大帝畫像。彼得大帝(1672-1725),推動西化政策、強化海軍、東征西討,帶領俄國擠進西歐列強。聖彼得堡就是彼得大帝任內,從一個荒蕪之地,變成了一國的首都。
據說是喬治大廳,丸子只顧拍照沒仔細聽導遊解說。
皇帝玉座。背後的雙頭鷹圖是俄國國徽,玉座的椅背也有國徽。雙頭鷹圖代表歐洲、亞洲,是俄國國土橫跨歐亞的象徵。事實上,這個雙頭鷹標誌並不是始於俄國,而是更早期,也是國土橫跨歐亞的拜占庭帝國。俄國自古以來與拜占庭皇室相處密切。自稱「第二羅馬」的拜占庭帝國滅於鄂圖曼土耳其後,俄國就以「第三羅馬」自居,也將雙頭鷹標誌當作國徽,代表拜占庭帝國、古羅馬帝國文明的延續。
富麗堂皇的宮殿,宮殿本身就是一個博物館。
達文西的畫作。冬宮博物館的收藏豐富,以古文字學研究和歐洲繪畫藝術品聞名世界。它和故宮博物院、法國的羅浮宮、英國的大英博物館、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並稱為世界五大博物館,以古文字學研究和歐洲繪畫藝術品聞名世界。
拉菲爾走廊。 凱薩琳女皇在1775年參觀過梵諦岡的拉菲爾雕刻品後,興起複製的念頭,於是派遣畫師前往當地臨摹複製成畫,原本只想設計一個環場的展示廳展示這些複製畫作,後來聽從一位建築師的建議,將整座走廊都複製重現,這做工程浩大的拉菲爾走廊直到1792年才全部完工。拉菲爾是文藝復興時期三巨匠之一(達文西、米開蘭基羅、拉菲爾)。
參觀完博物館,已經五點多,但是太陽仍然毒豔。卻要來搭船。
熱到無法靜心欣賞聖彼得堡的沿岸風光,丸子的眼睛幾乎睜不開。
六點的時候,來到一位名叫波洛契夫伯爵餐廳。先參觀這個伯爵的宮殿。
再到餐廳享用。餐點是不錯啦,但是因為沒冷氣,吃到流汗....
之後前往尼古拉宮殿欣賞正統俄羅斯民俗舞蹈表演。老實說,表演馬馬虎虎啦...丸子快睡著了 XD
當天九點出發,回到飯店已經快十一點,超過十二個小時的行程,洗完澡馬上躺平,連「累」字都來不及說出口就睡死了....XD
更多俄羅斯旅行在丸子的無名相簿裡。
- Aug 08 Sun 2010 10:00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2 (2010.7.15)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