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兩週,再來寫第九天的下半段遊記。
心中只想趕緊把西班牙遊記清倉,偏偏每一天的遊記都無法潦草帶過。
每一處的景點都很有他的淵源,需要認真認識他,這也是西班牙迷人的地方。
終於,要來參觀可能是多數人來西班牙旅遊最想看的景點-高第建築的代表,聖家堂大教堂。
那麼,就讓丸子帶著大家來見識他的偉大吧。
我們在吃完午餐後,就徒步前往蘭布拉大道。
蘭布拉大道是巴塞隆納最受觀光客歡迎的廣場,位於舊城區內。濃縮巴塞隆納迦泰隆尼亞的文化,是旅客心中的巴塞隆納的印象。
腳踩的地磚,是米羅的藝術作品,其中一塊地磚,有他的簽名。
突然看到許多遊客看著這棟樓。
原來是「情色博物館」。
有位性感的「瑪麗蓮夢露」在搔首弄姿呀!
這位搔首弄姿的瑪麗蓮夢露在對遊客們打招呼。
雖然這個大道頗負盛名,但是導遊一直交代扒手很多。
警覺萬分的我們無法很放心地逛這條大道。
很多地攤貨。
地攤貨也都是要躲避警察。
後來我們要搭車前往聖家堂教堂。
途中經過這個巴特婁之家。
此次的旅遊無法到訪的名勝,只好用力拍照,下次再來探訪。
接下來的景點就是多數人此行的目的-聖家堂大教堂。
偉大的建築在眼前,導遊帶我們到最佳取景地。
因為是最佳取景地,所以很多遊客排隊等著拍照。
排了一下,兩人入鏡。
背後的聖家堂教堂讓羅小魚如願地圓夢。
丸子也一定要來拍著特寫照。
站著在拍一張。
我們入內參觀有規定的時間。
高聳到天際的的聖家堂大教堂就在眼前。
「直線屬於人類,曲線屬於上帝」
這是被稱為「上帝的建築師」的高第名言。
最著名代表作就是聖家堂教堂,完工後便是全世界最高的宗教建築。
此區為【誕生立面】建於1892-1930年,是高第參與最多的部分。
遠看像個蟻巢、蜂巢、洞窟,近看才發現原來這些”洞窟或蜂巢”其實是由相當繁複雕刻組成,與一般直挺挺的線條迴異。
高第信奉大自然,作品中滿是自然界的縮影、看不見直線,由螺旋,錐形,雙曲線,拋物線…變化組合。
在一個毫無數位的時代,將各種曲面均衡分布重力又創造動感是高第畢生致力研究的課題,聖家堂是他的作品中工程最浩大的,完整將他的理念全面、多元的展現。
主要闡述童貞瑪利亞懷胎、耶穌成長的故事,由上往下可以看到不少相關的聖經故事及意象,除了耶穌與父母,還有很多小天使、牧羊人等
面對史上最美麗最精雕細琢的【大自然教堂】,本團的團員們非常專注,渾然不知被丸子偷拍了XD
誕生立面建於1892 – 1930年,是高第生前唯一完成的立面。
以基督的誕生為題,牆上的雕塑展現了由童貞瑪利亞懷胎到基督成長的故事,因是歡迎慶祝基督誕生,以歡喜愉悅的雕塑為主。
做工相當精細複雜,與受難面的簡單線條形成了強烈對比。
三道大門直接用青銅色的金屬及玻璃,不規則的表現大自然的花草綠葉。
不管是花草動植物的種類形式,幾乎很難找到一樣的,除了是締造誕生立面生氣勃勃的樣貌外,也與高第崇尚大自然的理念不謀而合
從小就喜歡大自然的高第,這成為日後高第成為「自然建築師」的一大基礎,聖家堂誕生立面的大門就是運用鑄鐵技術打造一個鋪滿葉子+幾隻獨角仙的大門
教堂的外觀,已經讓人目不暇給。但進到教堂的那一刻,才叫做震撼。
深刻的體會號稱「上帝的建築師」高第的偉大。
走入高第的教堂,那種來自自然世界的靈感能夠很明確的傳達給所有人
列柱與延伸的支柱就像是參天大樹的樹枝與樹幹,樹林的頂端滿布樹葉,再加上彩色玻璃透進來的陽光,就像陽光透過樹葉灑進教堂一樣,宛如巨大的彩色森林
這種向上螺旋體也象徵地面與天空的延伸橋梁,讓人的目光不斷地慢慢往上,到達頂端之後再緩緩滑下,是相當連貫的
教堂中殿像是森林中的參天大樹般地向上延伸至穹頂,而陽光再從穹頂灑落下來,宛若真的走在森林裡的感覺
聖家堂果然是為上帝服務的空間,高第用了無數的曲線打造出這個如此魔幻的空間。
去過歐洲各地不少大教堂,常見的古羅馬、哥德式、拜占庭、巴洛克風格等等
聖家堂完全無法被歸類,太特立獨行到難以形容了。
在這裡可以感受到強烈的生命力,沒有硬梆梆的線條,弧形與拋物線充斥著整個空間。
支撐著整個芎頂的柱子像大樹一樣延伸向上,頂端還有滿布的樹葉。
其上雙曲拋物線聚光,將光線集中達到令人驚奇的神聖效果。
教堂中的漸變的彩色玻璃,絕對是讓教堂充滿迷幻的元素之一
誕生立面面向東方,彩繪玻璃選用藍綠色,有新生之意
受難立面面向西方,彩繪玻璃選用紅色、橘黃色,有日落西山之感
這面榮耀立面未來的大門,上方會用50種語言雕刻「主導文」
這是教堂的另一面。西邊的 受難立面(復活立面)
誕生立面訴說耶穌降生的故事,受難立面當然就闡述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故事。
這個立面不管在雕刻風格還是設計上都很明顯的與誕生立面風格大相逕庭
受難立面(復活立面)是雕刻師 史巴斯奇 按照高第的圖稿完成的作品
受難立面代表死亡,高第正是希望這個立面不要有過多的裝飾
極盡可能的單調、孤獨
所有的雕刻都是有稜有角,既悲傷又痛苦
從生硬的線條與雕刻不難理解受難立面的苦難氛圍,要分類的話雕刻故事順序由左至右劃分
耶穌在世的時候、受難的時候、死亡之後的時間點。
受難立面以基督的死亡為題,高第為了表現受難的痛苦,設計了有稜有角的現代線條,連兩旁柱體都像因痛苦繃緊的神經與肌肉
我們非常不巧地遇到下大雨,趕緊回到教堂內躲雨。
於是開始一連串的特寫照片。
拍了一堆照片。
樂此不疲。
還用了廣角魚眼鏡頭
就是要拍出高聳入天際的教堂風貌。
聖家堂的中殿的前方是祈禱區。
當天在聖家堂逛累了,就是坐在這祈禱區的平靜空間裏,靜靜的看著鬼才高第令人驚嘆的曠世巨作,並感受著這樣的建築帶給我的寧靜感受與深深感動。
聖家堂底下有個小禮拜堂,也是高第長眠之處
天空烏雲散去,雨也停了。
來外面拍一張。
走出教堂,有看到其他的展示區。
敘述著高第的一生
當年沒有起重機堆高機的年代,能蓋出高聳入天的大教堂是多麼的難得。
這間教室是當年高第辦的學堂
要離開聖家堂大教堂了。
看不過癮,下次一定要再來。
接著我們到一處山坡處,要來參觀奎爾公園。
1922年 巴賽隆納政府買下奎爾公園,四年後規劃收費成了市立公園。
高第將公園造景巧妙融入自然地形,就地取材並大量使用馬賽克拼貼
整個公園充滿大自然的意象
處處可見建築鬼才的鬼斧神工。
奎爾公園 許多地方都是就地取材的,利用當地挖出來的石投直接設計造景。
照片中的長輩開開心心地拍照。
這個洗衣婦長廊,就是未經鑿刻的石材建成。
洗衣婦長廊象徵著自然(神)與建築(人)的對話,充滿了隱喻之意。
沉積岩怪石,形狀有如海浪滔滔,一般海浪是一波波沖打沿岸礁石
在這裡海浪變成了石塊,層層疊疊真的好像朵朵浪花。
同團的辣媽美照。
「直線屬於人類,曲線來自於上帝」,即便在公園內也處處可見高第忠於上帝與大自然的脈絡,連欄杆都要做成斜的!!
利用不同的立柱展示獨特的力學,整個公園就是高第理念的代表。
世界著名的馬賽克長椅。
長椅的設計也符合人體功學
坐下去就很舒服不想起身。
來張自拍
馬賽克長椅的後下方就是經典的薑餅屋
馬賽克拼貼石椅,搭配著下方的薑餅屋,就是風景明信片上經典的奎爾公園。
這薑餅屋真是夢幻。
這個是中間有加泰隆尼亞紅黃旗幟在中央的蛇
另一個名勝就是大主角蜥蜴噴泉。
蜥蜴本身並不是很討喜的動物,但這絕對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一隻,大蜥蜴早已成為加泰隆尼亞、巴塞隆納的代表,人人都想與牠合照,角度喬了又喬,想在顛峰期間拍到無人蜥蜴真的要等上好一段時間呢!!
噴泉的水源來自上方百柱廳,立體噴泉兼具排水的效果,也實踐了高第在設計上兼具美觀跟實用的理念
蜥蜴噴泉實在太熱門,太多人想跟他拍照。
只好遠離人群,以後方的夢幻薑餅屋為背景拍照。
自由時間到處拍照
上方的粉紅色建築是高第住宅博物館。
也是當初建案的樣品屋、高第的家
這是當初唯二完成的住宅,高第自己買了其中一戶並全家入住。
走了一整天密集的行程,要來離開奎爾公園。
寫到這裡,第九天密集的行程,終於...................丸子快哭了,我終於完成了這篇的遊記。
下一篇的遊記就是最後一天搭機行程,基本上十隻手指頭稍微動一下就寫完了。
時間已是凌晨,該來睡覺了。晚安~~~~
留言列表